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5月5日-7日,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峰会在重庆举行。本次峰会聚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数字化绿色化、产融合作、创意设计、品牌建设、科创赋能、美食工业化、消费体验等方面设置有系列展、论坛活动。
(资料图)
据悉,其中一场主题活动“潮味主张,自在成渝——2023国潮美食新消费大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服务商等国潮食品产业链上的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食品产业之合作、共话国潮美食之发展。
会上,观潮新消费发布了《2023年国潮美食新消费产业洞察报告》。观潮新消费合伙人兰琳在报告解读中表示,国潮美食当以中国美食文化为土壤,厚植现代食品科技创新之根基,引领当代食品趋势,发现并塑造当今中国潮流美味。
聚焦食品工业新机遇
食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推进健康中国、助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成渝两地消费品产业规模稳步壮大,现已形成诸多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扎根深厚的区域产业基础,成渝食品工业正在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针对当前成渝食品工业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方向,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指出,在国内循环发展战略、成渝双城都市圈建设、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促进下,成渝美食产业已经迎来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基于此,唐元建议,成渝食品产业应当加强领导,打造特色方便休闲食品、优质预制菜产业生态、功能性大健康食品市场、特色果酒产业高地等特色产业集群,为成渝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助力。
伴随高端生产要素加速集聚,食品工业正在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进程。而在众多产业要素当中,数字化的价值不容忽视,经过多年的技术沉积和产业界的经营实践,数字化在食品品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愈发重要。
针对当下品牌企业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综合处处长宋其森认为,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基因,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新锐精品、塑造区域品牌,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知名品牌。
业内专家表示,相信在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下,成渝乃至全国食品工业将以智能化、品牌化、集群化的姿态,释放出全新的发展活力。
挖掘食品饮料品牌新蓝海
进入2023年,食品产业供需两端迎来复苏,这意味着产业链条上的相关品牌企业面临环境带来的全新变化,而产业变化也同时为食品领域细分赛道发展开辟增长空间。
以餐饮业为例,中国餐饮行业拥有万亿级大市场,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之下,具备产链优势的调味品牌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此,聚慧食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苟中军表示,调味品与食材一样,是菜品品质构成中的重要协同要素,在预制菜领域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聚慧食品有机会通过与预制菜相结合,呈现出更多发展可能。
谈及食品工业细分赛道的机遇,预制菜领域不得不提。一方面,预制菜因为“降本增效”的独特优势在B端得到了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伴随预制菜产品在颜值、口味、性价比方面的不断提升,不少预制菜品牌也在逐步深入大众消费市场。
叮叮懒人菜联合创始人马小龙提出了五个“反认知”的观点:一,预制菜更专注家庭场景,不做饭、不经常买菜、没小孩的不是预制菜的消费者;二,用户不需要预制菜,他们只想解决问题,因此产品推新需要植根用户痛点与消费场景;三,控制产品上新速度,做大单品不做网红品;四,单品规模比公司规模更重要,单品规模更能体现公司竞争力;五,没有抖音,就没有预制菜的爆发,预制菜品类需求叠加视频电商科普效率推动了预制菜超级品牌的诞生。
挪瓦咖啡联合创始人孙彬彬
挪瓦咖啡联合创始人孙彬彬表示,咖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正处于发展窗口期,新一线以下城市大有可为,未来的万店机遇在下沉市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现磨咖啡走向万店连锁、走向万亿市场。我相信总有一天,全球前六的咖啡连锁,都是中国品牌。”
此外,基于对新零售的发展观察,盒马鲜生大华西区公共事务总经理刘彦坤认为,消费者对于国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00后的购物车里有八成是国货。国潮有两大板块,一是产品的硬,二是文化的软,通过让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正是国潮的闪光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