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针对房地产市场国家出台的政策比较多,对于这件事多数人想不明白,本来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为什么还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呢。道理非常简单,房子是过去十几年我们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你看到股票价格下跌了,然而房子价格下跌的情况似乎很少吧,这其实就跟美国的股市一样,为什么这么多年持续牛市呢,因为美国民众在股票上的资产是大于房产的,金融资产是美国民众的主要资产,从这个属性上来说美国股市就比较强,这个跟中国的房地产一样,毕竟我们老百姓大多数的资产都在房产上,所以国家对房地产的重视,其实是在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当前房地产走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当房价上涨的预期没有了之后,不仅仅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会带来不利,关键是会对存量市场产生连带效应,毕竟房子的属性主要是居住,然而过去十几年房子还被烙上了商品的属性,就是大家都拿房子当成了一个升值的资产去对待,一些群体了除了自主之外,还买了大量的房子,当这些房子无法继续保值增值的时候,市场就会出现巨量的抛盘,从而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风险,对房价会产生冲击,这些的背后主要的驱动因素就是预期。
如此你要想改变人们可能的预期不好,就必须稳定住房价,只要房价不跌,维持在合理区间内震荡,我相信大多数持有者是不会恶意卖房的,更不会非理性卖出。房价不跌的办法很多,比如说新建的商品房保持在合理的价格范围之内,不出现下跌的情形,这是保持预期的最好方式,这也是此前央行为什么要对首套房实施利率优惠,这里面增加了一个重点前提,就是对房价下跌的城市可以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做这件事的本意就是希望房价不要下跌。
当然,这些的细则感觉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过渡,靠这些是不够的,还是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去想办法。截至2019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商有9万家,如果说未来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话,将几万家通过重组的方式变成几千家甚至上千家的话,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倘若在对土地资源端进行相应的管控,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如此当市场的供给相对减少的时候,则会对价格形成相应的保护机制。
这种方式在过去我们的经济改革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说大宗就是如此,你看看如今的一些有色的价格是不是比过去保值多了,尤其是煤炭的价格,房地产市场当前发展到了供大于求的时代,那么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方式可以改变人们的看法和预期,因为你未来建的房子少了,即便是人口增长速度放缓,那么供给与需求同步的时候,价格就不至于过于糟糕了。
这里要重点说的是,尽管你会发现过去央行出了很多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消息,然而房地产股却没有明显的起色,这里面其实就是大家对房价的长期预期,人们都觉得没有增长空间了,这里我们试图想象一下,假如说目前9万家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变成几百家,是不是意味着机会就完全集中于几家行业龙头上面了,那么这些公司的基本面还会和现在一样么,我的看法是肯定会比现在更有优势,估值是不是应该上升呢,我甚至觉得市场会给出溢价,从这点来说还是要重视供给端收缩的那些行业。